|
服務介紹 >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
114.07.15 |
虐老通報案增加 逾半數為子女施暴 |
 |
更新: 2025-07-15 7:39 PM |
|
衛福部。資料照。(宋碧龍/大紀元)
|
【大紀元2025年07月15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)據衛福部統計,近5年長者通報案逐年增加,去年已達2.4萬件,其中逾半數為子女或孫輩動手。衛福部表示,許多長者擔心報警會害到晚輩,於是大多選擇隱忍,而錯過求助時機。
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依據衛福部統計,近5年來我國老人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,其中以直系血親卑親屬暴力尊親屬,即孫、子女對老年長者的暴力為大宗,占整體通報案件55%,顯示家內世代間的暴力衝突亟需關注。
衛福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表示,根據統計,2024年老人保護通報案為2萬4,396件,受暴類型以精神暴力最多(占53%)、肢體暴力次之(占37%)、第三為騷擾(占30%)、經濟暴力(占2%)。衝突的情境,多半圍繞在親子互動不良、卑親屬身心狀態不穩定、家內金錢爭執等。
然而,就實務上也發現,當老年人遭受子女施暴時,往往因為複雜的情感與現實考量,或是擔心報案會導致他們受罰,使得案件難以及早被發現與介入。
台灣老人暨長期照護社會工作專業協會理事張宏哲提到,老人保護案件中,許多老人因親情無法割捨,而反覆回到剝削和暴力的情境。
高雄醫學大學法醫病理科醫師尹莘玲說明,長者虐待與其他虐待不同,常會有長輩說自己跌倒、是意外,但跌倒與被打的位置不同,虐待身體常會是瘀傷、皮下出血,像是長輩會有黑眼圈等,此時就要懷疑可能受到虐待、疏於照顧。
長者「頸部」也是關注重點部位,尹莘玲解釋,如果此處有傷就有可能是「想掐死」長輩,「這次不處理,下次看到的可能就是屍體。」另外,上肢軀幹等,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瘀傷、骨折、營養不良、手腕和腳踝部位有擦傷或約束傷時,就要警覺。
衛福部提醒長輩,面對成年子女的剝削與暴力時,應勇於尋求外部協助,維護自身權益,活出自信且獨立的晚年生活。◇
責任編輯:鄭樺 | |
|
|